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

清明節來源



清明節可指二十四節氣中之"清明"或指民間祭墓的節日。
節氣是物候變化、時令順序的標誌,
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特定的紀念意義。
從節氣來講,清明在農曆的三月,相當於西曆的4月5日左右。
每到清明,氣溫升高,雨量增多,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,
故"清明"於古代農業生產是一個重要的節氣。
清明若作為節日,則與純粹的節氣有所不同。
中國人相當重視慎終追遠和追根思源,早於西周時已有祭墓之俗,至唐已遍及貴族士庶,並將拜掃的日期定為寒食節,後逐漸與清明合而為一。
清明由節氣之一發展為民間祭墓的節日,
就是注入了寒食禁火、掃墓等習俗而成的。
唐朝大詩人杜牧《清明》詩
"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,
借問酒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",
形象地記述了人們上墳歸來時的心情。
除祭祖掃墓外,民間還有春遊、踏青、植樹和插柳等習俗,至今仍為民間所重視,並寓以新的內容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